深入思考名城之“名”(觀天下)

原標題:深入思考名城之“名”(觀天下)

  金秋來臨,一年一度的北京國際設計周到來了。每年此時,這裏彙集展現著設計師的視野、建築師的創造衝動、運營者敏銳的視角、社會力量令人信服的承托,還有文化遺產專業人員的沉穩與堅持。於是,“設計週”造就和凸顯了當代城市的性格魅力,事實上還成為展示北京歷史文化名城水平的重要平台。

  文保事業的發展及當代社會進步,促使我們著手深入思考歷史文化名城中“名”的構成。

  “名”從何而來?按照法律規定:保存文物特別豐富並且具有重大歷史價值或者革命紀念意義的城市,由國務院核定公佈為歷史文化名城。因此,名城的特點可以歸納為:文物豐富、建築成片、保留風貌、特色彰顯以及街區眾多。

  但是,這其中的“名”意味著什麼?最直白的含義仍是“名氣”。於是,名城中的“名”不僅代表著專業價值,更體現了社會認同程度。

  那麼,名城價值是一成不變的嗎?為何有的名城,風貌與價值不升反降?因為我們忽略了人的認知力量。

  以北京設計週的參與者為例,各行各業的人們,有著不同的生活軌跡,甚至從未遇見;但大家的共同之處是深愛自己生活的城市;所有的愛,又都努力彙集在名城價值之下得以彼此認同和平衡。所以,名城中的“名”是價值認知趨同的結果,價值趨同又是一個個的傳播過程。

  從1982年我國公佈第一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開始,歷史文化名城經過了價值賦名、以“物”賦名階段,開始疊加“人”的功能。在這種轉換中,傳播的作用極其重要,但顯然目前仍被低估――保護空間不斷擴展,使得利益相關者呈現出多元、多向的價值觀。這必然使得過去單一的行業宣傳方式受到挑戰。所以,名城保護的未來,一定會解決如何最大限度地讓大家心往一起想的難題。而路徑之一,就是建立起文化遺產傳播體系,以可用、好用的公共規則和公共產品,凝聚人的願望,體現創造和付出的價值。這對於歷史文化名村、名街來說,也將同樣適用和有效。

(責編:孫紅麗、畢磊)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