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虛擬綠電證書在台灣能源市場掀起熱議,這項被譽為企業永續發展解方的創新機制,正引發環保團體與產業界的激烈辯論。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統計,2022年台灣綠電交易量較前年成長230%,其中虛擬綠電證書佔比突破6成,顯示市場接受度快速攀升。這種不需實際接取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僅透過購買憑證就能宣稱使用綠電的模式,究竟是真環保還是假永續?
支持者強調虛擬綠電證書能有效解決台灣地狹人稠、再生能源設置空間不足的困境。透過證書交易機制,企業無須自建太陽能板或風力機組,就能以市場化方式支持綠電發展。台積電等科技大廠近年大量採購此類憑證,成功將RE100承諾的綠電使用比例提升至15%以上,在國際供應鏈評比中取得優勢地位。
但環保人士揭露驚人內幕:部分企業購買的虛擬綠電證書,竟來自已獲政府補助的公有再生能源案場。這種雙重計算問題導致實際減碳效果大打折扣,更有業者被踢爆透過境外購入價格低廉的國際再生能源憑證,卻無法對應台灣電網的實際減碳需求。綠色和平組織調查發現,超過3成企業的綠電宣告存在「漂綠」嫌疑。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近期已著手修訂「永續經濟活動認定指引」,擬將虛擬綠電證書的適用範圍嚴格限縮。專家呼籲應建立本土化的追蹤查驗機制,避免台灣碳權市場淪為跨國企業的洗綠天堂。這場關於環境正義的角力,將深刻影響台灣能源轉型的未來走向。
【其他文章推薦】
提供原廠最高品質的各式柴油堆高機出租
空壓機這裡買最划算!為您解決工作中需要風量、風壓的問題
神桌、神明桌、佛具、佛像、訂做與佛具店整修專家
訂製提供最適合你的封口機
影響示波器測試準確度的五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