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發現延續五千餘年聚落 將完善寧波考古學文化序列

  中新網寧波12月17日電(江楊燁)12月17日,記者從浙江省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了解到,寧波已完成慈城東門村遺址考古挖掘。據了解,東門村遺址自河姆渡文化四期至明清時期,幾無間斷,延續五千餘年。該遺址將完善寧波地區考古學文化序列。

圖為東門村遺址出土馬橋文化遺物 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供圖

  東門村遺址位於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東門村舊址,遺址北部和東部原本臨近小山丘,大體處於C形山嶴內,海拔約2.6米,分佈面積約18000平方米。

圖為東門村遺址出土春秋戰國木器和原始瓷器 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供圖

  東門村遺址出土遺存之豐富、文化序列之完整,在浙江地區較為少見。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工作人員丁風雅表示,該遺址堆積北高南低,呈緩坡狀,深度約2.5至3米,年代可劃分為河姆渡文化四期、良渚文化、廣富林文化、馬橋文化、商周、春秋戰國、漢晉、唐宋和明清9個時段,主體遺存年代為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銅時代。

  新石器時代末期和青銅時代較早階段遺存在浙江寧波、紹興地區很少發現,而東門村遺址出土了豐富且典型的廣富林文化遺存和馬橋文化遺存,大大填補了這兩個階段的材料,可以完善寧波地區考古學文化序列。丁風雅介紹,典型廣富林文化遺存和馬橋文化遺存的發現也說明寧紹平原和環太湖區域從文化分野逐漸走向文化融合。

圖為東門村遺址出土戰國中晚期銅帶鈎 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東門村遺址自河姆渡文化四期至明清,幾無間斷,延續五千餘年,為探究聚落空間形態變遷等提供了很好的案例。其中,東門村遺址所揭露漢晉水井群保存完好,類型豐富,較為罕見,為了解寧波先民造井技術和用水歷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東門村遺址的考古挖掘價值意義較為豐富。記者了解到,該遺址發現的馬橋文化二次搬運形成的燒土堆、銅渣、表面有銅綠的石棒及銅器足等疑似與鑄銅相關遺存,為探究該時期手工業遺存提供了線索。

圖為東門村遺址航拍照 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供圖

  據悉,東門村遺址發掘過程中共清理各時期房址、灰坑、灰溝、灶、燒土堆、水井、柵欄、柱坑、木樁群等遺跡現象179處,出土陶、瓷、石、玉、銅、木、骨器等完整或可修復文物標本近600件。

  接下來,相關單位計劃將該遺址已發掘的核心區域進行原址回填保護,建設小型遺址公園,並將保存較好的六朝磚井作原址展示。同時,相關單位將結合復原模型、圖文介紹標誌等宣傳展示重要遺存,合理利用考古資源,讓公眾共享考古成果。(完)

【編輯:劉歡】 網站內容來源http://www.chinanews.com/【其他文章推薦】

頭髮保養品試用心得分享,換個品牌挽救你的乾躁髮根~

頭髮護理產品推薦,找對商品,好髮質自然養成

頭皮深層清潔試用,立即索取體驗~

※專業美髮師頭髮護理方法推薦,讓你的頭髮煥然新生

※帶你了解新竹禮儀社的送行者人生

金價查詢,黃金價格換算,高價回收服務

高價收購黃金推薦優質商家

You Might Also Like